央视315金融风波,揭秘高利贷、AB贷、名单贩卖产业链..
吴酉妮 2025-04-14 13:55

图片


2016年曾因裸条事件被央视曝光的借贷宝,在今年的315晚会上再度被点名。在央视记者的采访视频中,该公司相关工作人员称,“我们现在已经做得比较大了。”

01

借贷宝被点名


此次被点名因借贷宝平台采用一种新型的“电子签”实现陌生人借贷,该平台上声称可开具法院认可的借条及欠条。使用同样模式的平台还有人人信,该平台产品经理表示,“我们相对更隐蔽”。按相关借款人提供的借款金额及利息粗略计算,该平台年化借款利率竟然高达5959.81%。


至于如何规避高利贷业务的监管,上述产品经理甚至指出,通常通过做假账号来规避风险,人脸识别甚至不需要人活着,以此暗示去世人的信息也可以用来做假账号。


这些借贷平台为何如此猖獗?背后又是哪些公司及资本在运作?这个平台不仅因为其令人瞠目结舌的年利率高达2234.69%而备受争议,更因其背后的复杂网络和不透明操作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这已经不是借贷宝第一次面对这样的曝光了,早在数年前它就曾因类似问题站上风口浪尖。

02

年利率高达22234.69%


2234.69%,这几乎是天文数字般的年化利率。对于普通借款人而言,这样的条件几乎等同于陷入了一个难以摆脱的债务漩涡。但为何仍有人愿意接受这样的条款?是出于无奈还是对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或许两者兼而有之。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极端案例中隐藏着更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监管缺失以及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后果。


从裸条到如今的电子借条乱象,借贷宝的成长之路充满了争议。虽然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出台和完善,但对于一些新兴业态来说,监管往往显得滞后。特别是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由于技术更新速度快、模式创新频繁,给传统监管方式带来了巨大挑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像借贷宝这样打着金融科技旗号却行高利贷之实的平台得以迅速崛起,并一度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


除了抓典型,我们还要关注到今年主题“共铸诚信 提振消费”直击两大金融毒瘤:互联网个人数据盗卖黑色产业链与金融消费新型骗局。央视315记者曝光了多个金融灰产。

03

数据灰产链条


晚会将起底数据盗卖三大渠道——恶意APP权限窃取、公共WiFi钓鱼、企业内部“鬼”。例如某购物APP竟强制读取用户通讯录,日均泄露数据10万条。


黑产利用AI生成虚拟身份证、PS银行流水,甚至通过AI换脸伪造视频认证,某诈骗团伙用此技术骗走北京老人200万养老金。

04

AB贷卷土重来


AB贷技术升级:黑中介用AI伪造银行批贷函,诱骗消费者拉亲友“担保”,实则套取多人身份信息。


违规翻新金融产品:晚会将曝光某平台将P2P债权包装成“稳健理财”,年化8%收益背后是100%坏账率。


2025金融监管打响,央行试点“虹膜+声纹”双重认证,替代传统密码。所有金融合同强制上链,实现全流程不可篡改。


跨部门围剿:公安部、网信办、金融监管总局建立数据黑产“三小时应急响应”机制。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共建“可疑交易智能拦截系统”,已阻止诈骗转账超120亿元。


我想说:315这阵风来得太及时了!它吹散了行业乱象,也让真正合规的中介挺直了腰杆。


今年315还好,曝光的是电子签,AI群呼,数据安全等问题,对助贷行业的监管不像2024年具有针对性。但像AB贷等被曝光的"套路",我们也深恶痛绝,看到"零门槛贷款""内部渠道"这些熟悉的话术,用虚假宣传搅乱市场,让真正需要资金周转的客户陷入更深的债务泥潭。搞花征信,让市场对行业的风评急剧下降。合规才能长久,合规才是硬道理。


“无任一领域,能游离于规则与引导之外”


📍2025年3月21日  成都

“新生态 · 无止境”

2025 年(第四届)金服行业发展论坛


推荐阅读

【金融315】打击黑灰产,贷款、消金、信用卡多机构积极响应

今年的贷款中介都是如何收单回款的?

干贷款的时候说过最大的的谎..

联系微信:18027466493
助贷咨询与培训关注九元MOOC图片

阅读 1

猜你喜欢
贷款客户跑单了该怎么办?
贷款客户跑单了该怎么办?
同样做贷款,为什么你不敢跟进客户?
同样做贷款,为什么你不敢跟进客户?
曝恒大贷款被收30个点服务费?真相是什么?
曝恒大贷款被收30个点服务费?真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