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清华大学经管中国研究中心与新网银行、新华财经在清华大学举办了《中国金融行业不法贷款中介研究报告》发布暨圆桌沙龙直播,引起了各界重视。不要以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报告发布,这次直接点名“金融行业不法贷款中介”,接下来监管及检查都可能按照这个标准来要求行业。
这份报告非常有意义,在认可其市场价值的基础上,给予中国金融行业贷款中介行业指导、监督和管理思路。
01
不法贷款中介野蛮发展的影响
其中她提到,不法贷款中介问题的野蛮发展已成为影响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社会稳定、建设金融强国的重大挑战。
02
不法中介的定义与特点
不法贷款中介是指以非法牟利为目的,无合法经营资质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通过虚假宣传、伪造材料、收取高额费用、实施贷款骗局等欺诈手段从事贷款中介活动的机构或个人。
非法性
不法贷款中介往往不具备合法资质,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
多样性
不法贷款中介数量庞大、形式多样。除传统的地下钱庄、非法担保公司外,还有以网络借贷、民间借贷、贷款咨询、融资服务等形式的不法贷款中介;
隐蔽性
不法贷款中介往往冒用正规金融机构的名义进行宣传,或者伪装成合法的金融服务公司,以蒙蔽消费者;
欺诈性
不法贷款中介往往通过虚假宣传、诱骗等手段,利用虚假信息或承诺、夸大不符合实际的优惠条件,诱导消费者作出错误决策;
逐利性
不法贷款中介从非法活动中获取暴利,常常以手续费、咨询费等名义收取高额且不合理费用,甚至骗取客户贷款资金。
03
不法贷款中介发展趋势
近年来,因不法贷款中介导致的各类陷阱及违法违规风险层出不穷,不法贷款中介问题开始蔓延、野蛮发展,已成为影响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挑战。列举了2000年至今不法贷款中介公司的注册趋势及经营年限,最多的当属一年期公司。
04
不法贷款中介的危害
不法贷款中介的危害不容忽视,他们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增加消费者风险暴露、损害消费者权益,助长金融风险,对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其产生与发展受到经济、社会、法律和技术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并已成为中国金融市场亟待解决的隐患。
报告中提到不法贷款中介的年化成本高达200%,一旦借款人的收入无法覆盖高昂的利息,个人有可能快速陷入债务陷阱。这不仅扰乱了信贷市场的正常秩序,还可能引发社会道德危机。
要从根本上铲除毒瘤,课题组认为,妥善解决不法贷款中介治理难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05
从以下五方面共同完善相关机制
一是全面提升消费者金融知识与风险意识。通过建立常态化多样化的金融知识宣传机制、定制化金融宣传活动、加强执法力度与典型案例曝光等方式加强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提升消费者的金融素养,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二是引导贷款中介行业有序健康发展。为了有效治理和管控贷款中介,需在认可其市场价值的基础上,给予其指导、监督和管理,打击和取缔不法、违规中介,宣传和引导贷款中介合规经营,鼓励合规贷款中介应用数字技术等。
三是推动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鼓励金融机构应用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风险识别能力,建立联防联控机制,推动政府、监管机构应用数字技术进行监督和管理金融机构。
四是加强立法与法规修订。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不法贷款中介的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加大对不法贷款中介的惩处力度。政府可制定激励和试点政策,为合规贷款中介机构提供发展机会和支持。
五是促进跨公司合作与信息共享。通过建立政企合作模式、推动金融机构形成信息共享联盟等方式规范和治理贷款中介市场,促进金融行业的整体发展。
06
不法中介有以下行为
“中国金融行业不法贷款中介研究报告”报告中指出不法中介有以下行为:
不法贷款中介的作业模式通常包括身份包装、全网展业、千层套路、非法牟利等。具体套路涉及信息隐瞒与误导、隐藏费用与高额收费、资料包装、AB贷、职业背债以及诱骗客户贷款等,手段多样且复杂。
“要从根本上铲除毒瘤,妥善解决不法贷款中介治理难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陆瑶表示。具体而言,可从全面提升消费者金融知识与风险意识、引导贷款中介行业有序健康发展、推动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加强立法与法规修订和促进跨公司合作与信息共享等五方面共同完善相关机制。
助贷公司合规发展|扫码学习👇更多法律专业知识
推荐阅读
阅读 0